TECH007,打造新闻资讯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热门关键词: 3 áí  城会玩  2017春节  高校电脑全被黑  2017′o ú
来源:未知 作者:www.tech007.net 人气: 发布时间:2023-02-08
摘要:脑深部电刺激术一般在术后2-4周开机,但是不少患者在还没有开机时,术后立刻就觉得症状明显缓解了,可以维持几天到几周内,甚至个别患者觉得就如得病前的状态。比如对于帕金森病的患者,运动症状如震颤和运动迟缓等在术后即减轻,甚至不用服药均可活动自如,

  脑深部电刺激术一般在术后2-4周开机,但是不少患者在还没有开机时,术后立刻就觉得症状明显缓解了,可以维持几天到几周内,甚至个别患者觉得就如得病前的状态。比如对于帕金森病的患者,运动症状如震颤和运动迟缓等在术后即减轻,甚至不用服药均可活动自如,同时甚至个别患者一些非运动症状如睡眠也得到改善,然而好景不长,之后状态又逐渐变差,甚至逐渐觉比术前更差,这种落差让部分患者因此对治疗产生失望的情绪。这是为什么呢?无论是帕金森病、肌张力障碍、原发性震颤的患者在行DBS术后,都可能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微毁损效应(Microlesion effect)”。什么是微毁损效应?之所以称之为“微”-“毁损”,这是因为在DBS手术之前,运动障碍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主要是毁损术,通过毁损特定的核团可以缓解症状。但是由于其不可逆,效果难以持续,同时可能存在副作用大,因此在毁损术逐渐弃用之后,可逆的DBS术成为目前药物难治性运动障碍疾病治疗的主要外科技术。DBS是通过开机后对核团予以电刺激调控功能改善症状,但是在开机之前,尽管还没有给予电刺激,由于术中电极植入核团对于核团也有一定的损伤,同时在术后可能产生电极周围水肿,因此也产生类似于既往毁损术的效应,症状获得缓解,因此称之为“微毁损效应”。正是因为微毁损效应可能维持数天至数周,因此一般开机安排在术后2-4周,为的是减少微毁损效应对开机测试的影响1,待术前症状“打回原形”,再行开机测试才更准确。

云图片

  微毁损效应一般出现多长时间?一般来说,微毁损效应维持1周左右,但是也有维持数周的,既往有一些研究对微毁损效应进行了分析。2017年一项针对帕金森病GPi-DBS术后微毁损效应的研究则提示,近一半的患者微毁损可维持3周2。2022年一项研究分析了32例帕金森病患者接受STN-DBS手术后,百分之90的患者术后出现了微毁损效应,平均维持2.6天,最长维持8天3。在本中心的临床实践中,多数患者在术后住院期间可见肌张力的下降、震颤的减轻,但是多数在术后1周就逐渐减退,我们也观察到最长的微毁损效应甚至超过一个月的,因此患者可能在开机后发现症状却逐渐加重,则是因为微毁损效应衰退引起的,因此对于微毁损效应时间比较长的患者,由于在开机后仍存在症状的波动,则可能需要经过多次调控才可获得相对稳定的效果。微毁损效应有什么意义?DBS术后出现微毁损效应,多数情况下说明电极的植入是准确的,因为只有电极植入靶点核团的微毁损,才能产生治疗作用。既往有研究分析了微毁损效应和疗效的相关性,发现微毁损效应是长期疗效的一个预测因子,微毁损效应越明显,可能预示着疗效越佳。2008年一项研究对30例STN-DBS的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分析,发现术后微毁损效应越明显,术后6月的疗效则更佳4,2013年另一项研究对74例STN-DBS的帕金森病患者的观察得到同样的结果5。GPi-DBS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中,也发现术后微毁损效应和远期疗效相关2。同样在肌张力障碍疾病梅杰综合症的临床观察中,也发现术后微毁损效应的程度和1年疗效相关6。当然,这些研究都是相关性研究,并不是绝对,在临床实践中,一切均应具体情况具体讨论,我们也观察到即使部分患者即使术后没有见到明显微毁损效应,并不意味着开启刺激后治疗效果不佳。

云图片

  微毁损效应使术后初期在运动症状甚至非运动症状都存在改善,服药量也随之减少,但随着这种效应的消退,症状逐渐又开始加重,甚至部分患者觉得症状比术前更差。这一期讨论微毁损效应,主要是针对术后初期的患者,不必因为术后短期内的症状波动过分焦虑,应保持耐心和信心,毕竟情绪的波动也是影响运动障碍疾病症状的一个因素。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吴斌,刘金龙.更多知识,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山一院金龙刀)

  参考文献:1. Deuschl G, Herzog J, Kleiner-Fisman G, et al. Deep brain stimulation: postoperative issues. Movement disorders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 Jun 2006;21 Suppl 14:S219-37. doi:10.1002/mds.209572. Wang Y, Li P, Gong F, Gao Y, Xu YY, Wang W. Micro lesion effect of the globus pallidus internus with deep brain stimula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 patients. Acta neurochirurgica. Sep 2017;159(9):1727-1731. doi:10.1007/s00701-017-3271-43. Soler-Rico M, Peeters JB, Joris V, Delavallee M, Duprez T, Raftopoulos C. MRI-guided DBS of STN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for Parkinson's disease: results and microlesion effect analysis. Acta neurochirurgica. Sep 2022;164(9):2279-2286. doi:10.1007/s00701-022-05302-x4. Maltete D, Derrey S, Chastan N, et al. Microsubthalamotomy: an immediate predictor of long-term subthalamic stimulation efficacy in Parkinson disease. Movement disorders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Movement Disorder Society. May 15 2008;23(7):1047-1050. doi:10.1002/mds.220545. Tykocki T, Nauman P, Koziara H, Mandat T. Microlesion effect as a predictor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subthalamic deep brain stimulation for Parkinson's disease. Stereotactic and functional neurosurgery. 2013;91(1):12-7. doi:10.1159/0003421616. Liu J, Ding H, Xu K, et al. Micro lesion effect of pallidal deep


责任编辑:www.tech007.net

频道精选

中国信息网

TECH007新闻独家出品

TECH007前沿新闻资讯
渝ICP备14000302号